历史

1916

这一段旅程始于 荷兰 NV WA Hoek Machine en Zuurstof 在雅加达建立了第一家氧气工厂。该工厂的出现奠定了印度尼西亚气体工业的基础,随后又在泗水和万隆相继建立了新的工厂,延续并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1924

NV Javasche Koelzoor 在泗水建立了一家 二氧化碳工厂。这一时刻标志着工业对多样化气体需求的不断增长。

1958

在印度尼西亚独立后,这两家公司被国有化,分别成为 PN Zatas 和 PN Asam Arang。这一历史成为民族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篇章,当战略性工业资产重新回到国家手中之时。

1971

两家公司合并为 PT Aneka Gas Industri (Persero),隶属于印度尼西亚工业部。自此,Samator Indo Gas 的雏形诞生,承载着服务国家工业气体需求的使命与精神。

1996

一个新时代由此开启,德国梅塞格里斯海姆有限公司 (Messer Griesheim GmbH) 与 PT Tira Austenite 成为股东。公司的地位转变为 外商投资公司 (PMA),为全球技术与知识的转移铺平了道路。

2004

当 哈尔索诺家族 收购 PT Tira Austenite 的股份时,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公司恢复为 国内投资公司 (PMDN) 身份。在新的领导下,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从 2003 年的 11 家工厂 扩展到 2015 年的 41 家工厂。

 
 

2016

公司通过 首次公开募股 (IPO) 正式在 印度尼西亚证券交易所 (IDX) 上市。此举巩固了长期增长的基础,并伴随着加气站网络的扩张和战略资产的收购。

2019

网络不断扩张,遍及 26 个省份的 44 家工厂和 104 个充装站。当时,PT Aneka Gas Industri 已真正成为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工业气体供应商。

2020

在全球疫情挑战之下,公司荣获《印尼商业报》颁发的 Resilience in Pandemic 奖,以及 Marketeers 颁发的 Industry Marketing Special Mention 奖。这些荣誉象征着公司在艰难时期依然展现出的坚韧精神和为客户服务的坚定承诺。

2021

意义非凡的一年。Samator集团创始人 Arief Harsono 荣获 2021 永恒营销奖,以表彰他长期以来的奉献精神和睿智的领导力。与此同时,公司业务版图进一步扩展,在 28 个省份设立了 54 家工厂和 106 个充装站。

2022

通过将公司名称从 PT Aneka Gas Industri Tbk 更改为 PT Samator Indo Gas Tbk,企业采取了一项战略举措,加强了其作为 Samator 集团一部分的身份认同。

2023

公司迎来了 CVC Asia V 作为战略投资合作伙伴,开辟了全球知识转移和最佳实践的机遇。今年还标志着在北加里曼丹(第29个省)启用加气站、在北干巴鲁和莫罗瓦利翻新设施,以及在巴当启用空分装置、在巴淡启用绿色氢气工厂、在索菲菲启用乙炔工厂——这充分证明了公司在持续创新、迈向更加绿色和可持续未来方面的承诺。

2024

位于北干巴鲁与莫罗瓦利的充装站进行翻新。
位于Batang的ASP工厂、Batam的绿色氢气工厂,以及Sofifi的乙炔工厂开始投入运营。